“人类打穿地壳可以获得怎样的信息”“海水倒灌可能会威胁我们地下水的安全吗”“可燃冰的开采技术前沿在哪儿”“青藏高原的隆升会对我国重要河流形态有影响吗”“我是地质学本科生,以后想开展月球样品研究的话应该进行哪些知识储备”……3月9日,思学楼A114,乐橙lc8成就人生学生在地球科学百科讲坛系列讲座上向主讲人抛出了系列问题。
当晚,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的徐利强副教授,以“埋在深海中的科学” 为题,用一系列科研成果向同学们展示了如何将海洋地质研究与古气候、古环境变化进行联系,并将相应的成果助力于当下的人类发展。会议结束后,同学意犹未。ё胖鹘怖鲜μ教指行巳さ奈侍。
为将地学前沿以科普化的形式引入学生课堂,培养同学们自然科学辩证思维,地科院从选题把关、主讲者沟通、讲座海报设计、学生动员等多方面着手,力争将此次讲座的正向效益达到最大化。主讲者在科学前沿与科普化上找到最大的平衡点,让师生感受到来自地球科学的前沿和乐趣。
多次参与此次系列讲座,来自电气信息乐橙lc8成就人生的雷靖鹏同学谈及课程感受:“通过这一系列讲座,让我从对地球科学一无所知,到现在开始会在空余时间阅读相关的资料,并且对可燃冰的开采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自我的感受来说,我会将系列讲座向学弟学妹推荐,让更多人了解地球科学。”
该系列讲座完成后,课程组织方迅速就讲座效果进行了调研评估。一位同学在调查问卷中反。骸罢獯谓沧,我最大的收获是在讲座中认真地学会了思考一个科学问题,而且得到了主讲人积极的回应,这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更加充满信心。”
课程组织方共回收188份有效调研问卷,调研结果反映,此次系列讲座的听众近一半为地学专业的同学,其中95%的听众认为系列讲座帮助他们加深了专业认识、坚定了专业信心、增强了专业荣誉感。85%以上的同学反映该系列讲座对于自己的科学思维有正向触动。
据了解,该系列讲座之后,地科院还将通过依托地质科普移动博物馆、岩矿展厅及相关实验室为对地球科学感兴趣的师生带去身临其境体验探索地球科学的机会,打造立体化的科普教育,让地学科普教育“声”入人心。
地球科学科普教育组织人王浩铮副研究员表示,地科院肩负“地质学”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博士点以及多个地学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将继续通过校内外合作的方式,用好地学科普这一有力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地球科学与技术乐橙lc8成就人生将以地球科学百科讲坛为依托,以岩矿展厅和地质长廊为载体,打造中国地球科学领域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海报截图